热电偶,价格优惠,型号齐全,可按样品定做,江南官方全站app下载_江南娱乐jn平台下载欢迎咨询选购。
始于2004年,专注温度压力流量领域特殊现场环境选型定制
全国咨询热线:010-52882318
联系我们

【 微信扫码咨询 】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分类 > 行业动态

350年前温度计知识传入中国

时间: 2024-07-12 17:37:38 作者: 行业动态

  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在探索如何测量和理解自然界的气温变化。在古代中国,人们已开始利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和方法判断温度的高低。例如,“冰瓶”是利用物质状态变化来感知温度的一种方法。人们通过观察瓶内冰和水的消长过程判断天气冷暖和气温升降的趋势。

  人体体温比较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此外,“火照子”是用来判别窑火温度的泥坯样品,通过观察照子烧结程度可以判别窑内的温度。这一些方法虽然简单,但为古代中国人提供了一种直观的温度感知方式,为其日常生活、生产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然而,这一些方法并未上升到理论和量化的高度。它们只能提供一种粗略的温度估计,无法精确测量和记录温度的变化。因此,当温度计知识从国外传入中国时,它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测温方式。

  1593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利用热胀冷缩原理,发明了泡状玻璃管温度计,它是世界上第一支标有刻度的温度计空气温度计。经过科学家的不断改良,温度计的测量越来越准确。

  明末清初,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来华传教士将介绍温度计的著作带到中国。并且,比利时耶稣会士南怀仁约于康熙九年(1670年)在北京钦天监制造出了温度计实物。很快,民间开始竞相仿制。当时江苏的科学家黄履庄便着手研制测温仪器,并获得成功。

  到了晚清时期,西方科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加之传教士的译书数量和质量普遍提高,出版的物理学著作、教科书等资料,对温度计原理、制作、种类等介绍得更为详细,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那么,晚清时期温度计知识在中国的应用情况如何?温度计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又有哪些社会影响?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用于海上航行记录。为了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外交,晚清政府先后派遣官员出使欧美等国,进行深入的考察学习。

  薛福成、郭嵩焘、李圭等人便是这些探索者中的佼佼者。他们满怀好奇与敬畏,踏上了远洋的征程。航行中,航海仪器显得至关重要。其中,船钟上的温度计成为不可或缺的技术工具。

  薛福成每日都会仔仔细细地观察温度计的变化,记录着沿途的气温。这一些数据帮他们更好地了解沿途的天气特征情况,为行程安排和准备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而这些数字既代表气候的变化,也承载着他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理解。温度计知识的应用体现了当时中国人对科学精神的追求和尊重。

  二是服务于工农业生产和科普教育。在清朝末年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实业家、教育家张謇胸怀壮志、目标远大。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张謇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他用自己的积蓄,在故乡南通建立了中国第一座博物馆南通博物苑。这不仅是一座博物馆,更是一座灯塔,点亮了当时人类对于知识、对于科学的渴望。

  在博物苑的中馆,张謇更是独具匠心,建立了一个当时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最早的测候所。测候所的屋顶像是一只巨大的眼睛,时刻观察着风力、雨量的变化,而楼侧的寒暑亭,则像是敏感的神经末梢,感知着气温的微妙波动。

  1908年,测候所内的测量仪器全部安装好,它们真正开始工作,记录南通的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这些仪器不仅为当地的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准确的气象预报,还帮助人们预防恶劣天气引发的灾害,合理的安排生产活动,提高产量和质量。

  同时,它们成为民众了解温度、学习温度计知识的窗口。每当民众走进测候所,看到那些精确而巧妙的仪器,都会惊叹于科技的魅力。他们学会了如何读取温度计的示数,理解了温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这些知识不仅提高了他们对气温变化的认识和理解,也让他们开始注重观察、实验和数据分析等科学方法。这个测候所,就像是一个小小的科学殿堂,让人们看到了科学的力量,激发了人类对于科学探索的热情。

  总而言之,晚清时期温度计知识在中国的应用与影响是全方位的。日益精准的测温工具大范围的应用于航海、工农业生产、科普教育等方面,不仅加快了温度计知识的传播,还促进了中国社会的科学技术进步和知识更新,对晚清时期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