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30“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启动视频会议强调 “完善基础设施网络”和 “提升运输服务品质”,城市综合交通枢纽正是基础设施网络的“重要节点”以及运输服务品质的“大多数表现”。
2006年交通运输部开展了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工程。2011 年“十二五”纲要指出 “按照客运零距离换乘的要求,加强铁路、公路、机场、城市公共交通的有机衔接”。2016年“十三五”纲要指出“完善枢纽综合服务功能,强化客运零距离换乘”。
回顾15年的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特别是信息化方面的设计与应用,并对其进行总结和回顾是十分必要的。
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定义 : ①狭义上是指兼具对外、对内交通功能,包含多种交通方式的大规模交通集散点,人流车流的聚散中心 ; ②广义上是指以①为中心,同时包含外延的周边空间范围,如周边道路等。
依据交通功能、交通方式、交通组织等方面,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可分为①城市对外综合交通枢纽,航空类、铁路类、长途类、综合类等;②城市对内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轨道类、地面公交类等,见表1。
注:★是城市综合交通枢纽信息化的设计范围 ; ●是专业设计院的设计范围。
结合管理体制、管理架构、投融资模式等方面,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管理权限包含交通方式管理区域、交通方式以外的枢纽管理区域、枢纽周边的道路管理区域等。
交通方式管理区域,包括航站楼、铁路站房、轨道站都是由专业设计院进行专项设计的。交通方式以外的枢纽管理区域包括除交通方式以外的主体建筑、站前广场、社会车辆停车场、出租车蓄车场、办公用房、市政配套服务设施、商铺办公楼等,为城市综合交通枢纽信息化的设计范围。枢纽周边的道路管理区域,通常由交通管理部门管理, 也在城市综合交通枢纽信息化的设计范围之内。
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信息化总体设计,参考交通运输部的相关系列标准;主体建筑(除了航站楼、 铁路站房和轨道站以外) 内的信息化设计,参考民用建筑电气、消防设计的有关标准 ; 周边道路、站前广场,参考交通监控设计的相关标准。
通过对设计界面划分和规范标准的梳理,可明确城市综合交通枢纽信息化设计的思路是:首先从枢纽总体角度进行整体设计,随后主体建筑、站前广场、周边道路的信息化进行专项设计,最后进行附属工程的设计。
依据《综合客运枢纽分类分级》(GBJT/T1112—2017),明确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等级。同时,结合交通运输部对于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总体要求,应具备消防控制和监控中心、信息管理、运行监测、乘客综合服务、安全地疏散与应急管理、配套附属6大功能,见图1所示。
交通运输部的有关标准和规范(表2),更倾向于目标、功能、需求等逻辑层面,在具体设计中,需要将顶层的逻辑架构与具体落地应用的物理架构相结合。结合中国ITS体系框架,完善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逻辑结构图、物理结构图、数据流图、业务流程图和通信网络架构图等。
在此基础上,做好各类数据资源和信息池的梳理,确保信息在不同权限下的充分共享与增值服务。特别是各类交通方式所产生大客流的数据实时共享,需要各个层面的管理部门做沟通和协调,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和数据上报机制等。
主体建筑的信息化设计通常包含闭路电视系统 (CCTV) 、语音广播系统、设备监控系统、无线WIFI系统、智能疏散标志系统、停车场收费管理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电源及接地系统、静态标志系统等。
闭路电视系统 ( CCTV),可增设客流检测和人脸识别功能,为后期枢纽管理提供支撑;设备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需要暖通、排水、强电专业交接;无线WIFI系统,需要与当地通信公司对接,预留好管线 站前广场信息化设计
站前广场的信息化设计,最重要的包含闭路电视系统 (CCTV) 、语音广播系统、公众服务系统、无线WIFI系统、出租车管理系统、公交运营调度系统、长途客运调度系统等。
闭路电视系统( CCTV) 可增设客流检测和人脸识别功能,为后期治安管理、枢纽管理提供支撑;语音广播系统务必不要遗漏,大客流以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时,可通过该系统实现,以减少和避免各类突发事件和人员受伤或死亡。站前广场的视频可统一接入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管理中心后,再统一接入公安管理部门。
涉及周边道路的信息化设计内容,最重要的包含闭路电视系统(CCTV) 、信号控制管理系统、交通参数采集系统、行人预警系统、电子警察、高清卡口系统、违章停车抓拍系统、制高点监控系统等。
交通参数采集系统,可采用雷达微波检测,因为枢纽周边道路的交通组织很有可能会调整,采用雷达微波检测,可避免了线圈、地磁等由于交通组织调整而重新建设的问题;信号控制管理系统,需要采用当地习惯做法,具备联网功能;枢纽周边的主要交叉口,客流量会很大,建议设置行人预警系统,确保过街行人的安全 ; 站前广场的沿街道路、送客区等都应设置违章停车抓拍系统,确保主要通道的畅通。同时,预留好停车诱导屏的基础空间和管线,等后期地块开发成熟后,进行该系统设计。
在设备机房、监控中心内以及弱电电缆竖井内, 由供电专业提供弱电接地端子排,为系统提供弱电接地,接地电阻≤1 Ω。
外场监控设备是采用联合接地,监控设备、杆件、箱体应与监控杆件法兰可靠电气焊接,保证接地电阻≤1 Ω ; 外场监控设备、杆件、箱体等外露不带电金属设施采用联合接地方式,联合接地电阻≤1 Ω。
在信息化设计研究总结的基础上,结合多个实施项目的情况,对于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设计和建设进行了应用层面的思考。
对于特大型的城市综合交通枢纽,之前设计的大平台和大系统,与目前的管理模式严重脱节和不匹配;对于小型的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又只做了一些常规的监控,而疏忽了信息化管理的整体功效。这样两极分化的做法,对于枢纽的管理、运维都是不利的。
在城市综合交通枢纽信息化的设计中 : ①主建筑内的设计需要建筑专业、暖通专业、排水专业和强电专业配合,信息化设计工程师要掌握建筑智能化、BAS和FAS等多个专业的设计技能 ; ②站前广场的设计需要园林景观专业配合,信息化设计工程师要掌握公安的管理需求 ; ③周边道路的设计需要道路专业、交通专业配合,信息化设计工程师要掌握枢纽的治安、违章、行人安全等多方面的知识。
由于牵涉多个责任主体,在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设计、管理过程中,很多管理区域存在权责不清的情况,最后都由枢纽的管理方统一兜底管理。此外, 综合类、铁路类的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建议设立行政级别更高的地方属地化管委会。
通过对城市综合交通枢纽信息化设计研究与应用思考,总结和提炼了设计过程中必须要格外注意的各类问题,希望能为同类项目设计提供帮助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