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网成功的第一个秘密是它的体系结构。在因特网开始发展的19世纪六七十年代,电线连接电话到电话局的总机。这种设置类似于城市中的每条道路都穿过环形交通枢纽,虽易于识别方向但会导致市中心的交通拥堵。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这种问题,因特网的开发商创造了一种分布式网络,类似于车辆在真实城市中行驶的道路网络。这种设计使数据避开了交通阻塞,并使管理者可以在需要的地方增加容量。
因特网发展的第二个关键,是把数据分解成单个单元,并在网络传输后进行重组。这样的一个过程被称作“包交换技术”,它像一个铁路系统,在其中,每个火车都可独立行驶。去往不同目的地的车辆可以共享相同的轨道,而无需等一辆长火车通过,并且去往相同地方的车辆不必都使用相同的路线。只要每辆车有各自的地址,每个交汇点能够指示轨道通往的地方,车辆就能够在到达时汇合。包交换技术通过这一种方式传输数据,使因特网更加可靠、强健和高效。
第三个重要决定是使数据在不一样的种类的网络间传输成为可能,以至于信息可经过建筑物里的电线,进入光缆穿越一座城市,然后到达卫星传送到另一大陆。为实现这一过程,计算机科学家开发了互联网协议,使数据包编址方式标准化。在铁路方面有同等意义的发展是标准轨距的引进,使火车可以在国境边界上穿越。IP标准,能允许大量不一样的种类的数据在共同协议的基础上穿行。
第四个至关重要的选择是让因特网的功能寄居在网络末端,而不是中间节点,以此来控制流量。这种称为“末端对末端法则”的设计,使得新应用无需升级整个网络。传统电话的性能仅能与它所连接的总局交换机同步,但是因特网分层的体系结构避免了这个问题。
在线留言、音频和视频流、电子商务、搜索引擎和社会媒体,全部是在几十年前发明的系统上发展起来的,新的应用程序能在这些基础上创造出来。
遗憾的是,虽然上述选择产生了很好的效益,但直到最近,它们都没有被除了计算机以外的物联系统所分享。
相反,从制冷和制热到家用电子科技类产品的每项产业,都创造了自己的网络标准,不光指定了设备间的交流方式,还指定了能够交流的内容。这种封闭式模式或许可以在一个确定的域名里工作,但是不限制了创造者最初设想的未来种种可能性。此外,每种这些标准都遇到了因特网已经解决了的同样问题:如何给设备分配网络名称,如何在网络之间发送信息,怎么来控制流量,以及如何保障通信安全。
尽管使用因特网去连接物体,而不是为每种产业重新发明网络轮,可能现在显得合乎逻辑,但这迄今为止还不是惯例。原因之一是,制造商想建立专有控制。因特网没有收费站,但是如果特定产业的供应商能够控制设备间使用的通信标准,它就可以向使用者收费。
要调和这一问题,必须得出这样的结果,即专用的解决方案能比通用的因特网表现地更好。但这些选择方案并没有正真获得很好的发展,且缺少因特网系统的规模和可靠性。它们的设计者高估了以相互连通为代价的最优功能。
对于任何特殊用途来说,因特网的网络标准都不是完美的,但相比其他,其实都已足够好。专有网络不仅需承担维持多样且不相容标准的高昂费用,而且还缺乏安全性。因特网数十年受到的攻击,使其形成了一个完善防御措施的巨大研究者和供应商群体,现在正好能应用于防护物联通信。
最终的问题是费用。因特网最先依赖于几十万美元的大型计算机,然后是一千美元的私人电脑。
因特网经济到目前为止是从电灯泡和门把手的经济上分离出来的,但开发商从未想过让这样的物体联网会具有商业经济价值,一千美元照明开关的市场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几十年来,物体保持非联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