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发展不能通过透支人们的精力和身体实现,相反要实现更好更大的发展,社会和企业就必须在善待劳动者的同时,用更科学和高效的组织和管理手段,提升工作效率,让劳动者的付出得到相应的回报
●要从根本上改变畸形加班文化造成的不断恶化的职场生态,不能仅仅依靠企业的自净能力,必须从人文关怀和法律的方面出发,寻找员工与企业的“最大公约数”
最近,随着腾讯推行“强制不加班双休”政策,快手取消“大小周”,不再强制加班,字节跳动在内部展开了关于是否取消“大小周”的调研,广受诟病的职场“996”现象以及背后畸形的加班文化,似乎有所改变。
作为一种游走在法律边缘的加班产物,“大小周”和“996”都是企业对于员工休息时间的一种挤压,旨在通过增加工作时长,降低用工成本,获得更大的市场竞争力。早在2016年,58同城被曝出实行全员“996”工作制,2019年有赞公开宣布实行“996”,而字节跳动从成立以来就一直实施“大小周”制度,上至互联网巨头,下至勇于探索商业模式的公司,高强度的加班早已成为常态。近年来,这些加班制度正从互联网行业的潜规则固化为企业制度,并有从北上广深向二线、三线城市扩散,从互联网行业向传统行业扩散的趋势,不仅严重损害了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更由此延伸出了对遵守国家法律规定的“8小时工作制”、合理合法上下班的“鄙视”,认为不加班就等于不上进。
在这样的职场文化影响下,一个新的职场奇葩现象就此产生:加班不是为完成工作,而是员工“刷存在感”的一种方式,仿佛只有通过超时上班,才可以获得领导的认可。在一些单位和企业里甚至会出现了“唯时长论”“加班不做事”“领导不走我不走”等加班现象,既让大量的时间被无意义的加班所消耗,降低了工作效率,更消解了奋斗的意义。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小周”和“996”背后畸形的加班文化已经到了必须被抛弃的地步。腾讯、快手等互联网公司近来的一系列举动,应该被视为有示范意义的风向标。它向社会表明,企业的发展不能通过透支人们的精力和身体实现,相反要实现更好更大的发展,社会和企业就必须在善待劳动者的同时,用更科学和高效的组织和管理手段,提升工作效率,让劳动者的付出得到相应的回报。
但是,我们应当意识到,取消“大小周”等只是终结畸形加班文化的第一步,如果要从根本上改变畸形加班文化造成的不断恶化的职场生态,不能仅仅依靠企业的自净能力,必须从人文关怀和法律的方面出发,寻找员工与企业的“最大公约数”。因为在现实中,不仅企业有追逐利益的本能,劳动者也有被动或主动的收益衡量。有鉴于此,我们不妨从《劳动法》第41条“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才能适当延时加班的规定入手,实施“工时管制”,对劳动者的最长上班时间做出严格的限定,并明确企业违反规定的惩罚措施,以此督促企业对生产流程和岗位设计进行改进,既约束企业停止不合理的加班,也抑制劳动者忽视自身健康,以过量劳动的方式获取加班工资的冲动。只有这样,整个社会才能形成“制度性”的劳动回馈机制,为劳动者创造一个宽松、有奔头的工作环境,让他们不光能以脚踏实地的精神干事创业,更能以轻松自在的心态享受生活。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