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张平在《证券市场周刊》和美思享会杭州站做题为《中国宏观展望与经济转型》的主题演讲,以下为现场演讲内容整理,小标题为编者所加,全文未经张平教授审核。
非常高兴有此机会给大家做一个演讲,首先感谢《证券市场周刊》的邀请,在此一并感谢五粮液。
现在很多商业机会在下降,和原来不一样了,这其实是转型带来的问题,所以有一个困惑,既含有了我们说的宏观波动,也含有转型的情况。
我的书《中国的宏观经济叙事(1978-2025):历程、共识、逻辑和激励》供各位参考,其实是讲了一个宏观亲历者的过程,主要含有两个问题,中国的宏观从来与经济转型高度相关,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党中央从十九大到二十大已经把中国式现代化定义的很清楚了,已经告诉你我们现在的发展阶段发生了重大变化,已经不是要解决人们简单的温饱和一般的物质满足,而是为满足人民日渐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所以更强调了我们的需求多样化,而不是简简单单给点吃的、穿的就能满足的。
美好需求的多样化就像你有这个需求,我有那个偏好,如何去满足大家的内心需要成了我们重要的问题,和以往我们生产时追逐的大规模、低成本称之为规模效率型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如何去满足大家这种美好需求是一个非常不容易的事,这是转型的第一步。
第二步我们定义的目标,2020年-2035年要实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均GDP25000美金),这么一个基准就能够让我们去深刻理解很多事情,中国在2020年达到了人均GDP1万美金,已确定进入了高收入门槛(12000美金-13000美金的水平),在此阶段怎么样发展也变化很大,当年讨论的问题是一个国家在达到高等收入阶段之前,最重要的地方是通过政府主导性资源配置,实现赶超,在技术进步上我们主要是在干中学,进行模仿和赶超,到高收入阶段,政府主导的资源战略开始失效,因为你的需求多样了。
再者,你的技术创新也简简单单从干中学模仿要变成自主创新,这一系列的变化不光是国家发生了变化,这也是每个企业发生的变化,当时很多国际组织,研究者都会讨论一个问题:一旦进入高收入阶段,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原来觉得成功的经验在这时候有可能失效,主要是因为你面对的是多样化的市场,必须和多样化的技术进行结合,以单一的目标去搞是很容易失败的,这就是我们现在为何需要给大家讲到2023年已经在人均GDP高收入门槛上时中国不仅仅有宏观问题,更有阶段性问题,此阶段的发展不单单是过去国家一干预就好了,因为那时候正好是中国赶超阶段,国家主导很重要,到现在国家应该摆脱企业家能领着我们走出各种各样的创新道路,引领中国转型。
所以,现在政府的作用本质上是在下降的,使更多的企业家如何让我们有更多样化的创新,能够很好的满足我们更多样的需求,这才是转型的本质。在这个条件下,宏观调控就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想靠宏观政策直接改变企业结构的情况越来越难,这就是导言中第一个要理解的地方,也是我想对大家说的,每一个发展阶段最本质的决定了这一个国家转型与宏观策略的使用。
第二,想对大家说国家宏观政策主要起了啥作业?主要起的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健康循环,政策并不是什么都能解决,从7月以来,各类经济政策都能够正常的看到希望中国的经济能循环起来,我这里讲了“你的支出就是我的收入”,你不花钱我工厂就没钱,我没钱也不会购买别人的东西,所以经济循环就弱了,政府通过扩大金融、扩大财政、扩大需求,就是让老百姓手上有一笔钱去购买,你支出了,就是我的收入,我才能循环起来,所以国家重要的任务是改善循环。
比如疫情结束后,大家还有很多紧张心理及压力,国家需要打破大家的悲观心理舆情,改善我们的循环,只有政府创造了需求打破了大家的预期,给了你钱你敢消费,一圈一圈才能循环起来。
中国今年从7月以来实施了一系列重要经济政策,包括降息、降准等等,累积下来证明8月份的数据已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原来是做空中国大量的机构,现在因为看到中国宏观累积政策的成功,慢慢的开始改变,并认为中国累积政策发力,起到了合理的效果。因我们能看到7月份零售环比下降了7.9%,8月份环比转正,变到了接近4%,整个经济开始慢慢步入正规。9月15日公布的所有数据最后证明除了投资现在还偏弱,别的指标都开始正向循环了。
所以,我们说一系列宏观政策都是在改善循环,让企业愿意投资,你投了资就有周转,你的支出就是我的收入,这个循环是国家宏观政策的核心。因此,宏观政策只管循环的不断运行、不断扩张,而不是讨论一个宏观政策包打天下,这是不存在的,也不符合中国现阶段的特征。
基于这两个理解,让大家理解阶段最重要的是怎么推动经济转型,宏观是怎么推动循环正向慢慢的变好的,这两个区别是让大家先理解宏观展望与转型的根本。
在任何一个国家,一个不懂宏观的人也很好理解宏观,就是我们老说的温度计理解法,经济过热还是过冷,靠三个“温度计”来理解经济的情况。
中国今年定的GDP增长目标就是5%上下,上半年我们增长5.5%,第三季度情况略有好转,大概会环比上调到0.9%,比二季度好一点,预测下来经济大概在4.3%或更高一点,四季度随着累积效果越来越发力,会环比增加到1%,可能经济达到4.8%、4.9%,所以全年经济稳步的增长保持在5%上下。
国际组织其实更乐观,IMF预测大概5.2%,总之,今年增长按照宏观温度计来看是没问题的,问题不像人们想象那么严峻,这也保留了我们继续政策发力,累积发力都是小步慢刺激,同时也保留了每年刺激的余地,因为今年的宏观循环初步累积成效。
通货膨胀从8月份开始慢慢地转正,但又没有真正的通货膨胀,到年底预计CPI转正,但不超过1%,PPI还是负值,所以中国经济保持最终的平稳型。
汇率偏弱一点,主要是中国经济周期与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周期分叉了,中国在放松政策来激励循环,欧美是由于过度财政投入,导致了通货膨胀周期,美国学者也称美国这次周期叫“虚假的繁荣周期”,完全在没有供给条件下政府发钱发出来的,因此引起了通货膨胀,引起了非常大的加息收缩,这种周期分离也使得我们汇率压力变大。除此之外,还有阶段性问题“全球化发生转变”。
整体而言,中国宏观经济现在在持续小步发力和综合协调以后,累积到了一个转折的效果,从前7个月开始的以中国经济为主调的投资转变为认为中国进入到适度交易区间,8月份开始所有大行策略开始转变了,第一你的估值非常低,但也仅仅是一个经济方面的数据,能看到它的基本情况“中规中矩”。
上市公司蓝皮书多年计算结果为,上市公司现在基本上和宏观GDP亦步亦趋,所以那么多人开始关心宏观,发现你的利润和你的营业额跟GDP水平一样,甚至比它还弱,这就是未来转型是靠上市公司盈利,上市公司如何能摆脱中国经济本身波动的轨道,通过全球化的获取利润,能够更好地抵御波动周期,才能使得中国经济有更强的生命力。
现在的宏微观几乎完全同步波动,各类研究显示上半年主要靠三产来拉动,但现在8月份的PMI稍微转弱了,总的来看,中国经济PMI也回升了,虽然还没有更好,整个服务业PMI会降低,中国现在虽然有了回升,但回升仍然处于脆弱阶段,还没有强劲回升,因为上半年靠服务业带动,现在慢慢转到了消费带动,但服务业还有所变弱,整个PMI也有所回升,但并不是进入扩张期,还在50以下。
现在证明中国企业在全球企业中真是韧性十足,特别是国际化的出口韧性非常足,尽管我们的出口增长同比下降,从14%到-8%,但今年是全球性下降,而且中国的下降跟我们的汇率和价格非常有关,从量的角度来看中国的情况是相当好的,在国际占比也是相当好的。
但中国在结构转型中一直有一个比较大的弱点,在制造业上是全球老大,但服务业,特别是全球服务贸易方面中国是非常弱的,并且这次由于服务业逆差,使得中国外汇存底下降,也使汇率贬值压力比较大。
全球关于数码交付的服务出口一路绝尘,原来服务业很少讲服务业是一个可贸易的,因为服务业经常是我给你做饭,你给我理发的话,是一个不可贸易,全球没法交易,但现代服务业基于数字化知识产权的服务业不仅能贸易,而且是完全可贸易,连物流都不用,给你的是一张设计图纸,是一个产权的标准,比如音乐、图书等等,你现在看图书,中国还是很喜欢实物形态的,我经常开玩笑说我从不给我的书签字,原因是但愿你们看完了能卖了最好,现在越来越是电子化的知识产权了,没必要全实物,家里也没那么多地,你主要是要看,而不是要留存什么版本,更好的知识是在你看完以后想再阅的时候肯定有数字化的。
所以现在基于数字化交付的所有知识产权,这一套东西已经在全球快速的上涨、上升,这个是中国在制造业作为制造业大国以后,如何在向着数字化的服务业发展,中国的整个数字化水平很高,但是服务业的水平并不是有非常强的优势。
我们能给大家描述一下基本的情况,主要是跟大家讲中国的经济,其实8月份又开始好了,零售也好了,所以做宏观的不易,何时宏观都得更新数据,今天刚出来,我跟大家报告一下它的变化。
房地产还是有所拖累,制造业这一块的投资还是在下降,这么多东西都是能看到一系列的关于中国经济在发力。房地产因为很多的同志也很关心房地产问题,我们仍旧是要把我们的发展阶段带入到房地产来理解。
我们当时有很多的人讨论日本的消费变化,比如说以优衣库、无印良品为代表说是消费降级,其实错,大错特错,人家不是消费降级,而是打掉了奢侈溢价,这两个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无印良品的质量还有优衣库的质量和原来的品质一样好,但是它打掉了所谓品牌奢侈溢价,让大家得到了更为绿色现代的消费,所以它是消费的品质一点没有降,而且生活品质是提高了,但是它打破了溢价。
同样中国在整个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阶段会打破很多东西梦幻中的溢价,比如房地产,房地产过去我们从来不关心房地产这玩意租出去能挣几个钱,中国一线城市的房租,都是覆盖不了,没有贷款资金成本高的。
在这种条件下,你是一个净现金流出,当经济走弱以后,这其实都是要衡量的,你过去梦幻的只认为中国增长,从来不会低于10%,都是两位数,所以你想象的是房价也不会低于,这叫做GDP与房价同步性,作为我们的定价基准。
但现在你的经济稳步的增长逐步会放缓,你的放缓使得你在想着房价与所谓的GDP同步性估值就会会降低,这是我想对大家说的。所以我们现在是不降低品质,同时要打掉一系列原来的梦幻,包括上市公司,现在为什么那么强调分红?也是跟租金原理一样,要打掉那些所谓超高速成长的梦幻,没这个,而是要让你更好的去创造利润,为投资人创造现金流,要不然你拿着一份资产什么现金流都没有,还是负的资产,你这样的一个东西怎么会未来溢价。
所以整个经济转型,并不是什么降级,而是真正的升级,打破一些原来不切实际的梦幻,因为高增长带来的梦幻,而是更为好的追逐现金流,追逐高品质,低所谓奢侈溢价的东西,这就是我们正真看到整个经济转型的特征。这些都是我们也可以给大家理解和认为的每一个宏观背后都有一套转型的逻辑,而不单单是一个宏观政策的逻辑,它背后都是有一套说法的。
物价的情况其实有所好转,PPI和CPI都是环比上升,但是又不太激烈,中国现在整个物价水平表现的非常好,但是从二季度来看,中国的GDP平减CPI和PPI加在一起还是负的,所以平减指数转负对中国真实利率压力还是很大的,看着中国老降息,其实中国的真实利率和美国是一样的,美国是因为高通货膨胀,用它的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真实利率和中国的也是中国的利率减去中国的GDP平减,因为中国不是简简单单减CPI,而是要减GDP平减,原因是中国主要经济结构一大块制造业,所以这样的情况就是中国的真实利率还是偏高。
这就是我们给大家讲讲宏观的基本形态,汇率仍然是偏弱的,希望我们大家能够对这个汇率有所理解,因为中国进入到了开放的时代,资金的流入、流出会引起它的波动,中国的汇率现在还是保持着,因为它每天都变,今天是7.28,它又保持了这个情况,主要由于它讨论的是多重的问题,我给大家讲一下基准。
第一,中国的外汇存底和贸易顺差,只要中国保持贸易顺差和外汇存底的稳定,中国的汇率就有升值的潜力,而不是简简单单贬值。但是现在的压力也比较大,因为我们的贸易顺差8月份会降低,600多亿,比7月份的800多亿会降低,所以我们的汇率波动压力比较大,这就是给大家理解一下整个的宏观形态是怎样的。
因为中国的汇率不可自由流动,所以宏观政策有影响,但是影响并不大,主要是看贸易。因为我刚才说经济是个循环,你挣了人钱还要买人家东西,互相的来循环转,如果这个转得动,这件事就继续存在,转不动就是另外一件事。
我们给大家大致的能够理解整个的情况,中国现在四大因素里头中美利差现在是美国比中国高,宏观调控范方面,中国现在是放松政策,所以很多人说这是中国的压力,其实本质上还是这个决定。
另外中国的汇率制度决定了中国不会太大的波动,所以汇率一直在逐步稳定7点多,汇率随着贸易逆差的加大,也可能对中国的汇率产生新的很大的影响,这个都要看。但是我老说中国的出口韧性非常强劲,现在还看不出来中国的汇率有什么特别大的潜在压力,但是也必须得说压力依然是大的,中国原来是在贸易项和资本项两项都是双顺差,所以中国外汇存底很多,现在仅仅是贸易项要顺差。
而资本项上是流出的,而且流出的很快,这个是中国另一个压力所在。很多人说日本好像贸易也不行了,为什么它会有大量的日元坚挺?原因它是世界最大的对外投资的权益国,所以它每年汇入的外汇特多,资本项是挣了钱的,这就是我们给大家理解一下汇率这套决定机制。
所以中国仅仅是一个外汇存底,不足以处理问题的,还需要一整套的新的讨论,中国也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对外投资国,如何把大量的海外收益汇回国内,让国内能形成更好的资本向下的汇入。
最后给大家讲一下经济循环,现在炒的天翻地覆的,如流动性陷阱、金融加速器等等,我觉得中国现在仍然处于第一象限,正常,日本不正常叫资产负债表衰退的原因是企业和个人都慢慢的出现了一个很严峻的问题“私人部门债务最小化”,谁也不想发展了,谁也不想挣钱了,省着点用,降低债务,增加现金流,中国现在还是人人很努力的希望挣钱,只不过虽然老说有困惑,我在每个企业家说困惑的时候都看到了挣钱的那丝欲望,那个欲望是中国正常发展阶段真正重要的东西,之所以困惑除了宏观问题,更重要的是中国阶段发生了变化,所以困惑里有一大块表明着中国现在的经济是最正常的。
如果不困惑了,说能够把债拉平,这是所谓债务最小化过程了,中国现在仍然证明只要利率下降,金融各类指标都还是有所改善的,并且也符合国际规则,先是国家改善,再有所拉平,这次社会融资改善主要是政府债务,可以说这也是政府打破循环的特征,同时也证明中国其实连流动性陷阱都没有,如果再降低利率大家还是愿意贷款,还是愿意来投资的。
中国的循环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恐怖,如完全通缩,凯恩斯流动陷阱,金融加速器等等,金融加速器讲的是如果你的房价,在银行的抵押物价格下降,银行会逼着你不断还钱,这就容易进入到债务最小化过程,中国还没有进入到这个循环中,中国现在状态还是可以的,但中国仍有降息的余地,因为中国的真实利率还是偏高的。
挑战也已经有了,不是说中国一片大好,没有挑战,按照我们设定的到2025年的经济稳步的增长,基本上要达到两个差不多5%,一个是经济稳步的增长要达到5%,一个是汇率水平应该破6%,大概应该达到5.5%,这样人均GDP25000美金是比较有保障的,但现在都偏低,说明中国确实需要一次比较中长期的转型,来调整中国经济结构和微观的创新过程,这就是我们想给大家描述的第一个点。
第二,全球化转变。过去中国最重要的是全球化的规模+全球化的需求扩张,现在在地缘冲突下结束了,在2023年全球化趋势已经转变,这个转变是非常严峻的,因为过去中国爱讲的全球化有几句线、和平与发展,现在战争出现了。
2、世界是平的,全球规则统一,要素开始流动,现在被分割,现在的全球供应链变成了要友岸化,跟朋友关联供应、分散化、近岸化等等,更注重的从全球化一体变成了联盟化,就慢慢的出现了全球化分割。
和平被打破,区域一体化、世界是平的被改变,基于全球规模之道的中国现在就面临着这种全球化的新变化,如何去适应也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重要主题,你得适应,因为中国的全球化不会走到因为你的变化而变化,你可能要更广泛的适应新全球化的供应链调整,但全球化直接告诉你全球化的规模效率创造结束了,中国的工业公司又面临着新的大挑战,就是你需要去适应新的全球化过程。
全球化转变下,各个机构都在讲全球下的商业模式“适应者”模型,就是你怎么适应新的东西,怎么进行本地化快速反应,来弥补你原来的长供应链问题,现在必须要用短供应链进行本地适应化讨论。所以,适应者现在就很重要了,符合新全球化的两大主题(绿色转型、数字化转型),所以新的全球化适应、新的绿色转型、新的数字化转型正在呼之欲出,提出了新的公司革命和各国能不能转变。
全球供应链转变里另一个重要的主题是全球供应链的绿色化,随着欧洲在今年10月份启动碳关税边境调节机制,慢慢的出现碳边境关税,也出现了电池法、电动汽车的一些新的动议,这些都在开始讲这么多东西,不关心它的针对性产业政策说了什么,起码现在绿色转型,第一碳边境调节税会慢慢的多,因为这确实有助于高碳排放和低碳排放的市场公平竞争,第二绿色承诺会慢慢的变多,所有大型跨国公司都要承诺底下的供应商保持绿色,第三绿色供应链以后也是一个企业节能节约的战略,并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要适应性了。因此,绿色供应体系是非常强的。
另外一个重要的是AI化,像ChatGPT,只是这次AI世界中的一部分,包括尝试着ChatGPT的生成式AI是对服务业革命很重要,现在基于全自动驾驶的AI,就是机器人的这套东西可与外界互动,并能做出处理的机器人,这称之为“聚深AI”,这套AI又在新的制造体系中给予了极强的推动。如元宇宙、区块链,称之为社会AI,就是自组织成为一套支付、财产保证系统,所以AI的崛起不简简单单是我们狭义的生成式AI,而是有广泛AI讨论。
因此,全球化供应链再调整以及全球化的新主题,即绿色对产业供应链的全调整(三个方面)以及AI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机器人,而是由生成式AI提供了服务,由社会AI提供了很多支付,也由聚深AI提供了很多自动化的生产和设计。
全球展望,随着美国加息暂停以及美国预计明年5月份才会出现降息的可能性,世界各国的宏观政策越来越变化,美国讨论的不着陆问题,以及适当调高日元的信贷利率等等,能够正常的看到和各国宏观政策的不一样,导致周期的摩擦性。
从现在来看,全球主体问题已经从紧缩逐步变成了逐步放松的过程,今年从9月份确定美国加息停止,停止以后整体来讲经济就开始在预期美国的两件事,一是会不会硬着陆,而是减息何时到来。
从现在来看,这一段时间阶段也判断的比较清晰,美国假如没有额外经济减速,降息会在明年5月份才降息,所以美国会保持比较高的低需求状态(收缩状态),这对中国压力比较大,世界各国由于经济处于不同阶段,摩擦会加剧,到8月份全是状态不佳,通货膨胀也受到了一定控制都逐步好起来了,但英国、德国压力还是很大的,所以政策也是不一样的。
美国之所以强劲,与它持续财政扩张高度相依,这就是美国老说这次周期是一个虚假周期,全是拿钱刺激的,就能对大家说国家政策并不能解决深层次结构问题,但能解决现在一时没工作可以周转的问题,就应该借以后的钱弥补现在的事情,是周转用的,但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所以会出现通货膨胀,会回收,尽管很多产业回流美国,对美国很好,但能不能有持续竞争力都是问号。
所以,宏观能解决短期繁荣,但解决不了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只能靠企业解决,我们也能看出来美国经济基本的形态,因为补贴使得美国产业回流,基建周期很好,但能不能保持美国制造业,他们自己也没把握,各国宏观加剧分化,英国和德国跟美国不一样,美国和日本现在情况相对来说比较好。
美国对中国的脱钩是非常强的,按照国际定价,美国在资本和技术上跟中国脱钩基本上快完成了,按高盛的计算就是达到90%以上,但中国和美国的贸易脱钩并不大,是分开的,贸易方面还是两边都可以再交流。
另一个词是“去全球风险问题”,这就是全球供应链调整,为什么讲中国的技术创新很重要?过去我们大家可以干中学,引进设备来模仿,但现在压力都很大,都能够正常的看到美国针对中国的这套法案使之压力很大,能够正常的看到中美贸易方面从特朗普开始加关税,很快又打回来了,所以贸易上脱钩不厉害,但安全压力比偏大,高盛做了一个定价,能够正常的看到资本上脱钩差不多脱完了,技术95%,地理政治学压力也偏大,但贸易基本上还保持在比较平稳的状态。
全球化重要的内容包含了美国收缩问题和美国与中国在资本和技术上以及政治上脱钩的问题,但贸易上保持了稳定,使得全球化变得很复杂,而宏观政策又由于周期的不同,美国到每年二季度才会减息,经济总体需求才会放宽。
在这个期间,全世界现在就是中美技术赛跑,美国也很明白,我花了这么大力气,也引进了很多东西,能不能赛跑成功,现在能看到的是全球的双重赛跑,中国现在绿色方面次于欧盟,数字方面次于美国,但两边中国在混合业务上做的都不错。
技术专利上,红色的都是中国的,中国现在在绿色专利上还打不过欧盟,已经跟美国不相上下了,在数字化上中国还打不过美国,但超欧洲。能看出中国并不是改革开放几十年没有成就,累积的成就和这几年成就都非常多,都在加速,尤其绿色转型,绿色转型是一个基于政府推动的转型,中国在这方面做的非常好,中国的绿色政策最著名的是“先立后破”,和欧洲先破后立是不一样的,欧洲是我逼迫你转型,但受到俄乌冲突之后价格剧烈波动,而中国是这么大的就业,必须是先立后破,通过先发展新能源汽车,我再说老的汽油车怎么淘汰,所以中国的先立后破这套东西发展的非常好,中国在这方面大量的转型中,我们也可以理解传统的能源和传统的一些高耗能的产业必须转型。
未来的绿色能源,我们大家都知道了产业化,产业的电气化,以及AI化,在蓬勃的发展,这就是我们给大家描述的基准图景,中国现在面临着产业的多重转型,能源的绿色化,产业电气化和数字化的多重转型,而他们又密不可分。
大家都很清楚,其实现在的AI就必须是能源,必须要有能源的快速地发展,没有能源的发展,整个耗能就受不了,大家就知道IDC里的POE等等,这些都是一些要求。这种转型我们都能发现在整个世界相关的争夺,最后落到另一个地理政治学上就是资源争夺,稀有金属的争夺,这也是另外一件事。
我们不在这详尽的讨论,中国所谓的先立后破做的非常好,得到了非常好的发展。现阶段进入了中国能源绿色转型的第二大战场,叫做电网改革,分布式能源的革命。第一步的分布式能源慢慢的开始,浙江是做的最好的,浙江因为去年开始了第一个讨论的隔墙售电,浙江突破了隔墙售电,可以做区域网了。
隔墙售电的意思就是说我发电能让你引用,隔墙过去电网是统一的,不允许我发完电就是我用不了也不能给他用,而是要直接交完电网。所以隔墙售电就变成了局域网,所以中国电网改革现在就此展开,电网改革中跟美国最大的东西就是叫智慧电网,因为过去我们主要的是根据发电量,然后给用户,现在必须按照每个用户来重新调配电网的产能问题和网络稳定问题,在这里跟大家讲中国的每一场革命在这场里面已经推到了所谓的光伏组件制造,光伏组件的一般分布式安装到了智慧电网的第三阶段,这就是我们给大家讲的能源转型。
产业转型更强调人与AI的合作,这个有生成式AI,有下面制造业里的具身式AI,中国在社会AI方面比较薄弱,但是在生成式AI,特别是在具身式AI里面,就是物质生产部门里做的很好,机器人,中国是世界普及最高的。
但是中国在服务AI方面弱一点,在整个社会协调方面也还没有完全做的特别强,这就是管理里面人与AI的合作,人与AI形成智慧人,然后有生产系统,你能够正常的看到现在讨论的整个这套管理流程慢慢的开始说数字人就是人与AI合作的人的占比,未来是生物人,咱正常的也就占5%,纯机器人15%,包括它的干预都是能直接人为打断的干预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能看到的。
第三个就是绿色转型、数字化转型,我们还有一个出口导向的全球化适应,这就是说了很多企业问我,我在全球化怎么去适应各国的政策,很简单,你何时在国内AI化水平提升了,你何时就可以出国了,连马斯克能在墨西哥设立企业,为什么?因为它全面自动化,用不到当地的劳工太多,而且更不用顾忌太多劳工政策,这些都是我们能看到的。
我们出口了能不能汇入资金给中国,然后中国成为研发的母国,现在中国这一点做的还很弱,中国大量资金出去,但不会回来,这些都是能看到的。日韩和中国到这会儿了,中国走出去不是你被动选择,而是主动选择,因为中国在人口红利结束以后,包括世界各国都是要有一个走出去的战略,在全球布局或者全球收益汇入母国,刺激母国的研发,这就是我们给大家讨论了全球化是我们的必由之路,而这一次全球化从商品全球化要变成企业全球化,这个是我们现在的重要的一个要补的环节,所以这块跟我们的绿色、AI、全球化又是一体的,你没有AI其实到那适应不了地方的政策,没有绿色适应不了环保,适应不了全球供应链。
我们讲政府政策选择了很多,习要以安全应对全球供应链调节安全+效率,中国是安全保证新发展格局,所以中国也在这方面做了一系列“一带一路”等等的对应,在整个的金融方面主要是下半年强调化解一揽子地方债的风险,这些都使得我们金融方面会保持更大的容错性,也就是说更宽松,来进行一系列的地方政府债务置换,稳定中国整个的基层和发展。
这些都是我们能给大家说的,因为这些政策已经一一开始实施了,所以金融更为多的宽容性和容错性越来越强。
回应到《证券市场周刊》主办的这场讨论,中国要积极努力的调整金融结构,因为未来的风险创新问题全部来自于长期资金市场的激励,中国的证券化率一直是上不来的,在现有高负债条件下,未来中国应该进一步积极发展长期资金市场,靠企业积极的创新,引领中国的转型,这样才可以根本地稳定中国的宏观经济。